人人都会说“这孩子不听话”,可你知道不听话的小孩都经历了什么吗?
	
		 
	
		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要求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别想那头大白熊”。
	
		 
	
		而此刻,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反倒被那头大白熊霸占了?
	
		 
	
		你做的,跟我说的刚好相反。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称这种现象为“白熊效应”,或“反弹效应”——你越禁止,人们的思维越容易出现反弹。
	
		 
	
		这就是禁令的诱惑。
	
		 
	
		01
	
		 
	
		说到禁令,妈妈们都很熟悉,我们每天可能都要说上一百遍:
	
		 
	
		“别碰!”“别放嘴里!”“吃饭别看手机!”
	
		 
	
		可效果如何呢?
	
		 
	
		你越说别吃,他越要放嘴里尝一尝,你生气,故意做对是不是?
	
		 
	
		还真不是。
	
		 
	
		禁令,也是一种指令。听到禁令,我们的大脑会作何反应呢?
	
		 
	
		首先,唤起,在大脑中构建一个画面,比如白熊;
	
		 
	
		然后,再否定它,不去想。这需要大脑很卖力地抑制自己。
	
		 
	
		对于宝宝来说,同时在大脑中完成这两个连续的动作太难了,他抑制不住去做、去想的冲动。于是,大脑就主动剔除了否定句型中的“不”“别”,只构建了第一幅图!
	
		 
	
		结果是,你越禁止,孩子越要做。做完,他还满脸得意地看着你:妈妈,按你说的,我做到了呢!
	
		 
	
		而你却一脸生气,“没听到别踩泥坑吗?”
	
		 
	
		孩子疑惑:我按你说的做了呀,你为什么会生气?
	
		 
	
		这就是3岁之前的小小孩不听话的真相。
	
		 
	
		02
	
		 
	
		长大点呢?
	
		 
	
		能听懂禁令了,孩子为什么还是不听话呢?
	
		 
	
		自我反思一下,除了禁令,我们还会有
	
		 
	
		各种催促:起床,现在就起床,快点,立刻,马上,不然就来不及了……
	
		 
	
		各种提醒: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餐;耳朵后边洗了吗;别狼吞虎咽,多吃含维生素能长高;吃饭别看手机;离电视远点;早点睡觉;盖好被子……
	
		 
	
		各种叮嘱:出去别玩太疯;见到老师同学要有礼貌,上课要认真听讲……
	
		 
	
		各种安排:下午去上钢琴课;周末带你去看牙医……
	
		 
	
		各种批评:为什么房间乱得像狗窝;不想被没收 iPad 就给我听话……
	
		 
	
		让人不由地感叹:当妈不易啊!
	
		 
	
		不过,换个角度一想,咦?当个小孩也相当辛苦呢!我们的唠叨藏在“关心”里,可是对孩子,却可能是一种疲劳轰炸。
	
		 
	
		有妈妈会担心:我每天念叨,他都不听;如果我不念,岂不更糟?
	
		 
	
		好心酸!好无奈!唠叨来唠叨去,孩子还不领情。
	
		 
	
		好吧,抓紧时间,趁娃还没长出屏蔽我们的本领,赶紧学点能让他听进去的说话方式吧!
	
		 
	
		03
	
		 
	
		想让孩子听进去,以下三点很重要!
	
		 
	
		1、说“停”比说“不”好
	
		 
	
		对小龄宝宝来说,大脑处理“停”,比“不……”更容易。而且,说停,只是终止一个动作,语调里听不出责备的意思,宝宝更容易接受。
	
		 
	
		平时可以多和孩子玩停止游戏,类似123木头人,听到口令就要停止所有动作。
	
		 
	
		试试吧,很多时候,喊破嗓子都不如一个游戏管用。
	
		 
	
		此外,你还可以亲自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
	
		 
	
		示范正确的动作,引导宝宝明确正确的做法,比口头警告效果好用得多。
	
		 
	
		2、直奔事件本身,掐掉碎碎念
	
		 
	
		跟孩子说话,一定要直奔事件本身。啰里啰嗦说太多,孩子反倒抓不住重点。
	
		 
	
		比如,孩子房间太乱,你想让他收拾房间,那就直接告诉他,去把玩具收到整理箱,把书放回书架。
	
		 
	
		避免后面说出“你怎么这么懒”“我每天这么累,你怎么不知道体贴”“每次让你收拾房间都磨磨蹭蹭”之类的话。
	
		 
	
		3、信任孩子,用规则代替唠叨
	
		 
	
		事无巨细反复念叨,主要还是不放心孩子。
	
		 
	
		但唠叨是外因,绝对不是约束孩子的好办法。
	
		 
	
		与其唠叨招人烦,不如把唠叨变成规则。有了规则,孩子的主动性才能发挥作用。
	
		 
	
		规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比如,每天看电视30分钟。那就设定好闹钟,让闹钟来叫孩子停止,而不是妈妈在一边反复催。
	
		 
	
		有位妈妈说,他们家从孩子两岁半就开始用这种方法,现在孩子4岁,基本上都能做到闹钟一响,就结束一件事情。妈妈催,孩子会说:“我们约定好的,就让闹钟来喊我好了,妈妈喊不算。”
	
		 
	
		定了原则,就要坚持原则,说到做到哦。
	
		 
	
		从小养成好习惯,妈妈省心,孩子也会自觉遵守。
	
		 
	
		好的妈妈是:我随时都愿意承认我的教育有问题,承认我曾经对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我愿意承认我的错误,我还愿意改善。
	
		 
	
		唠叨是出于爱,但如果这种爱得不到认可,那就只能及时改。
	
		 
	
		放下家长的架子,认真聆听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能带给家长太多的惊喜了,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向上、向善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不听话是为什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