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敏感期和印象比较相似,但有所不同。敏感期是指在0-6岁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表现出对某些事物认知、探索的特别强烈的兴趣,他们会专心吸收环境中某类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儿童成长阶段主要会经历31个敏感期,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但大致都会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内,不会偏差太多,敏感期有很多种,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不一样,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时候两个敏感期也会交叉重叠出现。
	
		 
	
		0~4岁孩子的敏感期及其特点
	
		 
	
		年龄
	
		 
	
		敏感期
	
		 
	
		特点
	
		 
	
		0-3个月
	
		 
	
		光感的敏感期
	
		 
	
		对光感非常敏感,需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
	
		 
	
		4-7个月
	
		 
	
		味觉发育敏感期
	
		 
	
		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4-12个月
	
		 
	
		口腔敏感期
	
		 
	
		喜欢吃手,用口进行尝试、感觉。
	
		 
	
		6-12个月
	
		 
	
		手臂发育敏感期
	
		 
	
		喜欢扔东西。
	
		 
	
		1-2岁
	
		 
	
		大、小肌肉发育敏感期
	
		 
	
		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1.5-4岁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
	
		 
	
		对细小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1.5岁-2.5岁
	
		 
	
		语言敏感期
	
		 
	
		咿咿呀呀想要学说话。
	
		 
	
		1.6岁-3岁
	
		 
	
		自我意识敏感期
	
		 
	
		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
	
		 
	
		2.5-4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
	
		 
	
		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
	
		 
	
		3-4岁
	
		 
	
		空间的敏感期
	
		 
	
		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色彩敏感期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
	
		 
	
		逻辑思维敏感期
	
		 
	
		不断追问“为什么”。
	
		 
	
		动手敏感期
	
		 
	
		剪、贴、涂,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敏感期
	
		 
	
		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
	
		 
	
		执拗敏感期
	
		 
	
		事事要合自己的想法,否则情绪就要剧烈变化。
	
		 
	
		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儿童的密码了解的太少,只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那么,如何抓住儿童敏感期教育重点呢?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跱,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儿童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在敏感期的作用下,孩子不需要外在的刺激,会集中精力、乐此不疲地做大量的“工作”。而如果孩子敏感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表现出负面情绪,甚至发脾气,让一些家长“抓狂”。如果家长们通过仔细观察,充分意识到孩子的敏感期,创造条件,让孩子按照自然法则的引导去充分探索,孩子们的内在需求就会得到满足,就会变得平和、愉悦。
	
		 
	
		最后要说明的是,敏感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但相同的敏感期在每个孩子身上出现、结束的时间都不同,程度也不尽相同。作为成年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仔细观察,因势利导,而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去做比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为什么喜欢吃手,爱发脾气(原来是感统敏感期惹的祸)”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